第一个问题,活动做给谁看?活动的目标对象是谁,如果目标对象搞错了,活动搞得再成功也没意义,你刷屏给谁看?
第二个问题,用户从哪里来?他们为何需要参与你的活动?搞不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,活动是不可能刷屏的,方案设计得再精细,提供的奖品再丰厚也没用。
第三个问题,企业做活动图的是什么?活动策划的目的是什么?我们都知道做活动是很费钱的,不仅费钱,而且是劳民伤财,做一场活动很是耗人力耗精力,不仅让人头秃,而且让人腿软。如果搞不明白做活动的意义,为做活动而做活动,那最后就是落一个人财两空。
很多企业新品上市,举办活动开发布会,请去活动现场的主力都是媒体,用户邀请得非常少。何也?请媒体参加发布会,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写稿、发稿,进而影响到更多读者,了解企业信息,了解企业新品。
毕竟活动场地受限,参与活动的人数一般不过几百人,顶天就也几千人,过万已经很夸张了。就算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,它的二次扩散人数也是要远高于直接参与人数的。所以说,做活动的意义在于围观,而非参与。
当然先后顺序可根据详细情况来具体调整,比如先执行活动,通过活动生成话题和内容,从而形成社会扩散影响更多人。
或者也可以先制造话题,引爆大家的关注和兴趣,然后再设计好的内容扩散出去、影响更多人,当很多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你时,你再执行活动,自然引来了流量,不愁活动没人参与。
在做活动策划时,我们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消费者为何需要参与你的活动?怎么样让活动变得更着迷是一个大难题。为吸引人参与,活动的主办者经常会犯两个错误:
其一,降低活动门槛,他们担心参与活动的难度太大,消费者不愿意参与了。结果导致活动机制太过简单,看起来相当白痴,消费者反而更没有参与的兴趣了。
其二,设置大量奖品,用奖品吸引消费的人参与活动。结果导致活动想影响的用户没影响到,反而吸引来一群羊毛党。
挑战机制很容易理解,比如点名挑战、冰桶挑战、微笑挑战、踢瓶盖挑战、立扫帚挑战、踢纸团挑战……绵延中国互联网20年,横跨博客、微博、微信、抖音一代代社交产品。它的目标就是引发广大新老用户的模仿。
人为什么喜欢模仿呢?因为我们总是渴望挑战自我,验证自己。因我们总是希望找到权威服从,因为我们总是想融入群体,做他人都在做的事情,获得群体归属感。
甜豆浆和咸豆浆,你站谁?你是甜粽党还是咸粽党?你妈和你的女朋友同时掉河里你救谁?
每一个问题都是如此致命,很容易引发撕逼和争论,于是话题迅速引爆,活动大获成功。
最后一大误区就涉及到企业做活动的根本目的了,为何需要做活动?很多企业对于全年的活动没什么战略规划,为做活动而做活动。
其实企业的活动策划,应该追求的不是刷屏,而是成为留住用户、黏住用户的一个用户池。企业营销活动,应该和企业产品、企业自媒体一起,成为企业的私域营销阵地。
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,就算是再牛逼的活动,再大的新闻事件,在社会化媒体上也就维持两天的热度,然后大家就去吃别的瓜了。消费者是健忘的,刷半天屏并不能给公司能够带来持续性的增长效果。
要想做好一个活动策划,最应该做的就是活动引爆的动线设计、活动参与的机制设计和活动的品牌化设计,做好这三大设计,才能实现刷屏,避免踩坑。